三洲天伦万家群益中心运营一年多来,服务对象从群体延伸至社区,覆盖基础、项目和社区发展服务三大块
儿童安全守护计划——青春期男生自护教育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营造温暖氛围 社区更有“人情味”了
从居民主要聚集在飞马公园休闲娱乐、只有节假日才有大型文体活动,到如今三洲大东、大洲、大南、乌洲和新圩五大居民小组处处有社区服务,覆盖不同群体;从呆在家里不愿出来,到主动参与社会服务;从社区只有一个妇联组织的妇女儿童之家,到现在培育出了和谐678 关爱会、同心家庭互助会以及5支义工队伍、12名热心社区联络员;从原先只开展群体服务,到现在延伸到成长发展类服务、解决具体问题和需求的项目化服务、社区发展服务三大板块;这一切的改变,都因为伦教三洲有天伦万家群益中心。三洲11.3 平方公里,有大东、大洲、大南、乌洲和新圩5 个片区,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有2 万多人。以前,社区的居民晚上主要聚集在飞马公园、烈士碑广场开展一些文娱康乐活动,其他地方就黑灯瞎火的。社区也会在节假日举办大型活动。虽然每个片区的娱乐设施比较完善, 比如有篮球场,但就是热闹不起来,群众氛围并不理想。自从2014 年7 月楼高四层、面积达700 多平方米、有十多个功能室的三洲天伦万家群益中心运营后,群众发现,社区氛围换新颜了。一年多来,三洲天伦万家群益中心北斗星社工走进社区、进入家庭、听取民意、确定服务项目、满足群众需求,带动三洲千余名群众打开心门,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各类社区事务,为建设和谐、稳定、温暖、有爱的社区环境贡献了力量。一年多来,从最初的家庭、长者、青少年、残康、义工等领域的家综服务,到现在实现了基础、项目、社区发展服务等三大板块全覆盖,成效显著,赢得社会各界点赞。
基础服务:四大服务领域 满足居民成长需求
三洲天伦万家群益中心主任梁艳玲告诉记者,北斗星社工在三洲天伦万家群益中心开展了包括个案、到校、恒常和便民服务等四部分,主要满足居民的成长、发展性需要。据统计, 仅去年,该中心就开展了个案服务33 个,其中不乏儿童自护问题及情绪问题的个案,也有不少父母向社工求助与子女的沟通和教育问题。恒常服务有6 类,覆盖长者、妇女、儿童群体等。服务针对社区的具体情况,按照群体的需求开展,共服务26391 人次。由于定期开展,居民对于恒常服务的知晓度较高。今年初,“1+1”自助围巾工作坊尝试将恒常服务加入“ 参与” 的元素, 受到居民欢迎。“工作坊产出的20 条围巾全部送到社区有需要的人士手中。”梁艳玲透露。向三洲学校、新翁祐中学提供的到校服务,受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社工根据两校的实际需求分别制定了到校服务计划,如逢周三下午社工为三洲学校提供驻点服务,在新翁祐中学开展2 场亲子大型活动,共计服务1655人次。“去年12 月,在与新翁祐中学初二近700 对亲子开展大型亲子历奇活动中,不少亲子在活动中反思过去,甚至因为感受到彼此间的相互珍惜而落下了感动的泪水。”其中一位李女士令梁艳玲印象特别深刻。李女士以前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与孩子闹不愉快,通过中心社工的服务,了解到青春期的孩子特点后,现在会注意去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也慢慢开始乐意与我聊天了,这是了不起的进步”。
“我来教你”,1+1自助围巾工作坊尝试将恒常服务加入“参与”的元素。
项目服务:七大服务万人受益 居民挖掘自身潜能
梁艳玲说,仅去年,通过基础服务发展而成的项目化服务就有4 项。去年来,三洲天伦万家群益中心共开展七大项目服务,开展10个大型活动、64 个中小型活动、37 个小组,直接服务上万人次。这七项服务分别是“创出彩虹”儿童情绪健康发展计划、“守护天使”儿童安全保护计划、“半边天的热量” 妇女增值计划、“行走·未来”青少年成长计划、“做个健康快乐人”长者身心健康计划、同心家庭互动互助参与计划以及社区温暖传递义工服务项目。“通过这些针对性的项目服务,不仅让居民从家门口出走来,参与到社区服务当中,也吸纳了一大帮热心群众作为社区开展服务的力量。对于居民来说,他们从家中走出来参加社区服务, 也是一个增能的过程,让更多的居民发现自己的能力。”三洲社区居委会委员关杏娟对身边街坊的转变感同身受。有一位阿姨通过“做个健康快乐人”长者身心健康计划学会了手机操作,社工推荐她以义工的身份参加长者服务体验日,为三洲的其他长者介绍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活动后回来她跟社工说:“我想不到自己一把年纪还可以帮到其他人,这种感觉真的很开心!”参加了“ 半边天的热量”妇女增值计划瑜珈班的来穗务工人员秋秋,在三洲居住了十几年, 去市场买菜,见到老乡的时候才会打招呼,与本地人不熟悉,没融入社区。“参加瑜伽班之后,跟其他妇女接触多了,现在去市场买菜,见到班里的姐妹们,虽然我不知道她们的名字,但都会互相打招呼,感觉很好,整个人都自信了起来。”
社区发展服务:培育社区力量 营造守望互助社区
说到三洲天伦万家群益中心的社区发展服务,不得不提的是北斗星社工依托项目化服务培育出来的两个社区组织: 同心家庭互助会(由康健人士家庭组成)、和谐“678”关爱会(由社区热心女士组成),也不能忽视的是中心组建了12人的社区联络员队伍和5支义工队伍。梁艳玲说,一年多来,中心积极挖掘、培育社区力量参与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 营造守望互助的社区。这些社区力量不仅积极协助中心开展居民服务,还会主动去承担自己群体的服务。例如同心家庭互助会,去年通过社工的协助获得了伦教第二届公益创投的支持和伦教慈善会的肯定,为社区内的三十多户困难家庭提供服务。其间,有五户接受过服务的家庭主动加入互助会,回过头来为社区服务。据统计,去年,该中心参与、接受社区服务的居民达25000 多人次,社区氛围日渐活跃,为构建社区的互助网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